PRAYERS FOR BOBBY.jpg  

◎簡 介

本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。Bobby是一個善良、溫順、虔誠的少年,他有愛他的父母奶奶和哥哥妹妹。然而在他向家人坦白自己有同性戀傾向後,一切改變了。Bobby的母親Mary深信聖經關於同性戀會下地獄的訓誡,想盡辦法矯正兒子,卻沒有意識到Bobby的痛苦與日俱增。在滿20歲生日前,Bobby認識了開朗青年David,然而Mary拒絕接受這段感情,她望著Bobby一字一句的說:我不要有一個同性戀兒子。Bobby傷心的離開家,開車到高速路的橋頭,噙著淚水縱身跳下...

Bobby的死徹底喚醒了他的家人。Mary在無盡的悔恨中開始接觸同性戀人群,參加PFLAG小組,與神職人員探討聖經解釋。在翻閱兒子的日記後,她終於發現,其實她一直都知道自己的兒子與眾不同,只是她不肯正視與面對。失去兒子的母親在傾盆大雨中失聲痛哭,雨水和淚水將固執、偏見和不理解洗刷得一乾二淨。

Mary此後將畢生投入到同志維權事業中。她在推動市議會同志自由日提案時留下名句:當你們在家中、教堂說出阿門時,想想和記得,有個孩子在傾聽。

就如一道永恆陽光,照亮了無數困惑、絕望和渴求認同的同志青少年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有點訝異台灣片商居然會引進這部影片。因為光看簡介大概會覺得它很清淡,沒啥亮點,可能是Sigourney Weaver 的關係,但是看完之後卻是出乎意料之外的感動,是我近期看過最感人的同志影片。因為它真的意義非凡,深刻且動人心弦。

在美國,家庭與宗教是最牢不可破的緊密關係,也是美國人最基本的價值觀之所在。在一個正常歡樂的美國普通家庭,出現一個同志Bobby,家人的不知所措,甚至最愛的母親Mary的激烈徹底抗拒,在在讓Bobby心痛不已,同時宗教也深刻的介入到家庭裡面,所引起的壓力便排山倒海的衝向Bobby,造成最終不可收拾的悲劇。

雖然Mary最後接納了同志,也奔走於立法保障同志權益,但遺憾終究是無法挽回的,僅僅希望不要再有另一個Bobby出現,也許這才是此片真正的意義ㄅ。

這應該是一部很棒的出櫃宣言電影,可以教育你的父母接納,可以讓他們理解真正的你,當然尤其是恐同志又超保守的基督教家庭的父母,更應該觀看這部影片,導正一下:同性戀絕非罪惡。

姑且不論基督教or天主教對於同性戀的恐懼與排斥真的是神的話語,亦或是人自己下的定義(許多所謂的教義,事實上都是在梵蒂岡裡面決定的),但千萬記住:神愛世人。當然也包括同志在內。

 

 
 
 
2010/03/25 22:09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胡思亂想的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